商会如何做好品牌和公共关系管理
品牌是商会组织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商会组织声誉的象征。近年来,市场化的加剧和互联网时代公民力量的崛起使商会组织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竞争环境下,品牌对于商会组织也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惠州冠霖商厨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品牌不仅有利于商会组织建立起差异化形象,也有利于建立会员的信任和忠诚,增强组织凝聚力。更为根本的是良好的品牌形象将有利于帮助商会组织建立和维持竞争优势,扩大社会影响力,从而带动组织实现其使命。
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商会正在经历一个从不重视品牌建设到重视品牌建设的过程,普遍存在品牌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根据百度百科,品牌管理的常规定义为:“管理者为培育品牌资产而展开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规划、传播、提升和评估等一系列战略决策和策略执行活动。是建立、维护、巩固品牌的全过程。”由此可见,“品牌的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激情、智慧与信念。”
商会品牌的建设并非复杂而高深莫测,存在一定的规律可以去遵循。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认识道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内外部环境和实际情况去制订一系列的对策。
做好品牌定位,体现品牌差异
成功的品牌管理从品牌规划开始。商会组织要认真分析外部环境,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有计划、有目标、系统地做好品牌规划。品牌规划一般包括品牌定位、名称选择、logo设计、品牌宣传、危机应对体系等等。
商会的品牌定位既要考虑理性因素也要考虑感性因素。首先把商会现有的、显而易见的特点找出来,这些理性因素包括商会的地域、行业等。另外还要找出品牌的感性因素,比如历史文化、社会责任等,通过品牌理性和感性因素的展示,升华出品牌的灵魂和精神血脉,形成个性化、独一无二的品牌形象定位,并确定一套对外传播的信息体系。
商会品牌的传播
根据品牌规划,在品牌的建立及维持的各个阶段,实行不同维度、不同渠道、不同形式的品牌传播策略。要根据商会品牌定位,通过整合网络、广告、公关、新闻宣传、事件营销、论坛活动等传播方式,全方位打造商会生动立体的品牌形象,积累品牌资产。商会进行品牌传播还要在品牌规划的整体框架下,制订年度品牌推广方案、实施计划等,使品牌传播工作更有针对性和系统性。
品牌形象的树立有助于商会社会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公共关系则通过加强与公众和服务对象的互动交流,让商会可以灵活组织和运用各种方法传播形象和服务。因此,做好商会品牌的发展和维护,还需要注意处理好商会的公共关系。
商会组织通过运用相应的公共关系手段,制订合理的公共关系策略,开展丰富多样的公共关系活动,有利于商会建立舆论导向,推广组织使命,也有利于商会发展成员、争取公众支持,扩大商会组织影响力,从而推动组织的持续发展。
商会公共关系包括处理政府公关、关系公关、公益公关、媒体公关、危机公关等。 惠州冠霖商厨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政府公关
商会工作离不开政府的帮助和支持,因此,商会要与相关政府部分进行有效沟通与协调,构建商会与政府的和谐关系。在必要的时候,商会可以帮助政府号召和组织群众协助政府工作,也可以协调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关系。此外,商会还可以通过公关活动,对政策制订产生影响,为行业和商会成员获取政府资源,从而实现商会的目标和宗旨。
关系公关
商会的发展需要发展会员、筹措资金。因此,商会组织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关系公关来建立业内的人脉网络和社会关系圈,这样有利于商会组织扩大会员规模,也有助于其开展社会活动时寻求相应的赞助与支持。
公益公关
公益公关就是将商会的公益行为通过公关活动传播出去,从而提高商会的知名度和社会美誉度。商会进行公益公关,选择公益项目很重要,要选择恰当时机进行的、涉及人群广的项目更能吸引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公益公关为商会实现其社会责任提供了战略性策略和可执行的方案,通过公益公关,商会创造了良好的声誉也提升了品牌形象和公信力。
媒体公关
商会品牌的传播离不开媒体的宣传。这就需要商会组织要善于运用媒体公关策略。利用各种媒体舆论造势,增加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在进行媒体公关过程中,商会组织要制订媒体策略,慎重选择合适的媒体和宣传途径,保证信息不被误解和曲解,树立商会正面形象。
危机公关
当今社会是一个社会媒体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一些细小的问题或负面新闻很容易扩大成为危机事件。危机事件的发生,会使商会信任度受到质疑,导致商会声誉风险,给商会品牌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商会应对危机的体系和制度建设是商会品牌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首先,商会要建立有效的信息和预警机制,建立品牌危机处理预案,在日常管理中,高度关注可能影响商会品牌的潜在风险和突发事件,当危机不可避免时,应该启动快速反应机制,了解原因,找到源头,建立有效的信息支持和信息沟通机制,进行危机公关,减少和公众的紧张关系,化解危机,尽可能减少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挽回损失,维护商会形象。在危机发生的后阶段,要对危机发生的原因、危机处理方式和处理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避免危机的再次发生。
总之,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组织知名度、美誉度是解决商会组织资源紧缺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商会管理者应该树立明确的品牌意识,才能保证确保品牌和公共关系管理一系列工作的高效执行,让商会在竞争中永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