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社会责任 是共同创造社会财富
虽然各个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运营挑战,但我们要看到,每个企业是社会中重要且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组成部分,这个时候尤其需要企业团结利益相关者,如用户、经销商、政府机构,以创新思维为社会问题中的特定群体提供帮助。企业社会责任需要我们长久的坚持,这样最终成果才会对我们自己、周围人和整个社会有帮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个体也能够共享最终成果。
中国的企业最应该重视的是以下三件事:第一,必须能为自己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承担起社会责任;第二,依法纳税;第三,在中国今天的形势下,企业家最稀缺的应该是把所有的钱用在扩大自己的经营、扩大更多的就业机会上。
在目前这样一个特殊的形势下,企业要把创造就业放在首位,以社会责任铸就未来。在当前形势的情况下,不把问题推向社会,不裁员就是对社会、对国家履行了自己的起码的责任,以示企业在人类和全球经济共同面临的遭遇当中担当社会责任。
活下去,熬过去就是春天
首先是企业自救。
企业家要和时间赛跑,积极地开展全方面的自救计划。保持现金流不断,极尽可能减少损失;第二,提高运营效率,如企业每次借贷为总量借贷,如果并不需要采购原材料的时间段,资金总是闲置的,将资金闲置成本累积到全年,对中小企业可能是不小的数目,如果可以对资金进行精细化管理,财务成本将大大降低;第三,加强与上下游的联系,联合自救。第四,根据实际情况,创新运营方式。如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可以大大提高效率,节约人工成本,如为了提升企业采购工作,大部分企业管理者都会借助ERP中的采购管理模块来优化企业采购流程,减少采购浪费、增强盈利能力。
其次,依靠政府帮扶。
在疫情面前,让尽可能多的企业存活下来不仅是企业的责任,同时也是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
企业强则经济强,经济强则国家强。企业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已经承担了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而社会对企业也负有相同的责任,必须扶持企业成长。社会应该为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公正的法律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等必要的经营环境。
疫情之下,社会经济运转短期受到较大影响,此时社会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相互支持,共渡难关,企业活下去就是最有社会责任的表现,社会帮扶企业同样是社会责任的表现。
再者,借助社会力量走出危机。
企业危机拯救的关键点在于恢复“造血”功能,而非单纯的“输血”,有些企业家甚至借高利贷还债,只不过是拖延了债务爆发的时间,而对企业没有实质性的改善。只有借助外界资本,进行产品、订单的有效运转,逐步恢复“造血”功能,还债只是时间问题,假以时日,企业走出谷底,很有可能杀出一条血路,再创辉煌。
因此对于已经陷入困境,债务负担沉重,资金链断裂,资产被申请保全,生产经营停滞的危机企业,除了积极自救之外,可能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进行指导,借助其专业的方法和工具,丰富的经验积累,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在产业整合领域的资源,对企业实施债务、业务、资产的三维重组,成功化解企业危机,帮助企业搬走压在身上的债务巨石,企业才有可能走出危机,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困境企业就像一匹病马,把马杀掉分肉还是把马救活卖钱?其实美国一些对冲基金,在权衡救“马”的成本和风险之后,专门收购“病马”,重整后再卖出去,这一点值得借鉴。
最后,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考虑过生死才会活得安宁,对企业来说,企业活下去才是硬道理,存长久是企业的终极目标。
为了自己也为了社会,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只要活着就有意义。
尽管疫情的影响深远,但是最难捱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